English|中建網群|
行業快訊
公司快訊
集團新聞
國資動態
行業快訊
專題專欄
通知公告
公司快訊
首頁>>新利体育官方网站app >>行業快訊
為新業態打開想象新空間——從三個關鍵詞看建築業發展新機遇
發布日期:2022-03-26 字號:[]

  住房和城鄉建設是最大的國內消費市場,是穩增長擴內需、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領域。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透露出的信號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也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想象空間。其中,建築業未來的路該怎麼走?行業將如何完成時代賦予的各項任務?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關鍵詞一:創新 “走創新驅動道路”

  “一個追趕型的經濟體在起始階段可以模仿先行發展的經濟體,一旦躍居發展前列,模仿的空間就會急劇縮小,不創新,發展動力就會逐漸減弱,久而久之,優勢也可能變成劣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湧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

  近年來,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對創新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各方麵政策力度和成效也前所未有。

  2021年9月,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致力於成為“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專業化發展平台”。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明確要加強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目前,國家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62家,帶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這些企業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以及創新化等特質。

  2020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2021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清單。同年12月1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城鄉建設科技創新平台暫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辦法適用於科技創新平台的申報、建設、驗收、運行、績效評價、撤銷等管理工作。

  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到完善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從激發湧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到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清單的發布,再到打造科技創新平台……可以說“創新”已經置於行業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頻頻談創新,事事講創新,處處謀創新。“建築業隻有走創新驅動道路,才能真正強大起來,解決大而不強的問題。”李義平說。

  •關鍵詞二:穩步 “有質量的穩步增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這一形象比喻,釋放了清晰明確的政策信號,對資本要興利除弊,促進發展和依法規範並重。

  李義平認為,設置“紅綠燈”,一方麵意在引導資本在法律法規的製度框架下積極有為;另一方麵也為建築業企業敲響了警鍾:在擴大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之前,應該正確處理擴張與防範風險之間的矛盾。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已有多家特級、一級建築業企業申請破產重組/清算。據了解,其中一家企業擁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但資產負債率為276.80%;一家企業擁有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債務至少4.5億元;一家施工企業擁有11項建築業企業資質、7項一級資質……據業內人士分析,這些企業申請破產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無法清償到期債務。該業內人士表示,一般由於經濟利益的影響,在建築施工過程中,個別建築業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會對建築工程的規模以及數量進行盲目擴張,項目數量激增,會給建築業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導致企業無法負擔龐大的建設資金。“就算是有實力的企業,也會被慢慢消耗掉。”

  李義平表示,盲目擴張,擴大經營規模,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業務戰線拉得過長、攤子鋪得過大、燒錢速度過快,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就會加大。

  “未來不能盲目地追求規模,企業的發展需要‘有質量地穩步增長’。”李義平說。

 •關鍵詞三:綠色 “延長建築壽命是最大的節能”

  “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要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範風險的原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

  “雙碳”目標提出後,如何實施碳減排、製定碳中和路線圖已成為各行各業工作的重點。

  伴隨不同地域建築總量的不斷攀升和居住舒適度的提高,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相比,建築耗能呈不斷上升趨勢。李義平建議,產業的選擇要符合綠色發展的路徑,特別是建築材料的運用,建築業節能減排關鍵在於綠色建材。

  《中國建築能耗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8年全國建築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49.3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1.3%。其中,建材生產階段占比28.3%,建築運行階段占比21.9%,建築施工階段占比僅為1%。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相較於建築運行階段,建築材料生產階段的碳排放更應引起重視。

  “建材之所以耗能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建築的‘短命’。”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表示,延長建築壽命是最大的節能,一定要保證建築的長壽命,在設計階段就要考慮50年之後這個建築是否還可以適用,不能隻考慮10年、20年。

  嶽清瑞建議,一是建造建材要高效、節材、少消耗。在設計環節,盡可能應用高性能和高效能的建築材料。二是在施工過程中,要盡可能采用標準化部件,發展裝配式建築。三是建材生產環節要節能,一定要延長建材使用、建築使用壽命。四是運輸過程中要保證盡量短途,采用地緣性材料,減少加工環節。五是盡可能廢物利用、垃圾再生,讓建築垃圾“變廢為寶”。

  隨著碳達峰與碳中和各項工作的推進,建築業綠色低碳發展已成必然。盡管近年來關於綠色、環保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從各級政府,到各家企業,都對綠色建築的發展傾入大量的精力,我國綠色建築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建築依然是能耗大戶。建築節能之路任重道遠,被賦予綠色使命的建築仍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來源:中國建設新聞網)原文鏈接:https://www.chinajsb.cn/html/202201/10/25094.html

  作者:程曉麗



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網站地圖|常用工具|法律聲明|聯係我們|幫助中心|紀檢監督舉報|賬款拖欠事項信訪投訴
2020 18luck新利下载ios 版權所有
Baidu
map